乙肝防治少走弯路,治愈更进一步,全国多家规范治疗门诊名单公布

前段时间在老家过节时,我才知道我一小学同学得了肝硬化,而且还有腹水、脾梗死、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出现。在我们六年级时,他出到县城读书,而我去了镇上读,打那后,我们就没有再见过。


图片来自网络


他在高中时发现自己有乙肝,不过一直没有管它,从而使自己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唯有积极面对,规范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其实肝硬化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出现,在时间上可能需求5到10年不等,在这个过程中,肝炎患者是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逆转。因此,接受规范治疗和复查就变得极其重要。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目的


我国约有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亟待治疗(简称慢乙肝),然而我国慢乙肝患者对于规范防治认知整体偏低,得真正接受到规范治疗的患者仅在20%左右,慢乙肝的规范治疗必须引起重视。


到目前止,治疗慢乙肝尚无特效药,国际上公认较理想、有效的方法是“口服抗病毒药物”或“注射干扰素“。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保护肝脏细胞避免伤害,预防肝硬化、肝癌等风险出现。


不过,不少慢乙肝患者抵触抗病毒治疗,认为要终身服药且带来较多副作用,甚至有一些患者还固执地相信某些江湖游医偏方。这些都是错误的方法和观念,必须纠正,尚在用偏方的慢乙肝患者也请及时停止。


事实上乙肝并非不治之症,慢乙肝患者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后,定期回医院复查,有机会安全停药,或者优先成为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实现彻底治愈上岸。


制图:小益


哪些患者属于临床治愈优势人群?


第一,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已经获得HBV DNA阴性、乙肝e抗原(HBeAg)阴性,并且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较低(小于1 500 IU/mL,甚至小于500 IU/mL)的患者。


第二,那些乙型肝炎发作、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的患者,通过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的联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第三,非活动期HBeAg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 1 000 IU/mLHBeAg阴性,HBV DNA 2 000 IU/mL,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 40 U/L)。经过干扰素单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能取得较高的治愈率。


第四,HBV DNA载量高、HBsAgHBeAg水平也相对较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这类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提示肝组织内有明显炎症,则表明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清除病毒。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可以通过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的联合治疗,帮助他们获得乙型肝炎临床治愈。


第五,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发病年龄越早,其临床治愈率越高。


第六,产后肝炎发作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对于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产后可能是追求临床治愈的时机。


第七,已经获得乙肝临床治愈的人群,停药后复阳再治疗者。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在哪里?


为进一步推动慢乙肝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乙肝临床治愈技能,提升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23年组织开展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


图片来自网络


截至 2025 4 月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七百多家医院开设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覆盖三甲医院、基层医院等各个层级,让更多乙肝朋友能够就近实现规范化治疗。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能够为乙肝朋友提供“全病程科学管理”的乙肝诊疗新模式,通过规范化诊疗技术、提供个体化病程管理,实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帮助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这不仅能降低患者肝癌风险,更是打破社会“乙肝”歧视的关键。


现将名单整理如下,其中,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遴选出的第一批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单位,也在名单中有所标注,供各位乙肝网友参考。


文章素材来自公众号“护肝百科iHepatology”与“肝博士”。


默认标题__2025-04-08+16_13_58.jpg


想了解更多乙肝公益资讯可关注公众号“益友互助”。